
航投人才以多领域服务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服务:
国内外劳务派遣/外包、人才输送(国内外RPO/猎头)、人才测评、背景调查、企业内训、企业轻量咨询、薪酬体系规划、工资代发、社保解决方案/年审/托管。
--------------------------一站式为企业办理社保开户、人员增减,年审等,也可解决自由职业与临时失业的社保难题---------------------------定制化的派遣方式,灵活的派遣人员、派遣数量,降低您的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人事管理便捷专业,减轻您在基础人事事务上的负担。------------------------------------------------------按照企业的薪资标准执行,委托航投人才代发派遣员工工资---------------------------难处理的基础业务或工作交给我们,我们按您的要求完成工作后给您提交,关于工作与人事管理您都不用操心,节省办公费用,规避用工风险。---------------------------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规划、组织体系、绩效体系、薪酬福利体系、招聘与培训体系、职业规划体系等专业管理咨询服务,为人才提供职业规划、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专业咨询服务,当好企业人才管理的好参谋,成为人才工作与生活的好朋友。---------------------------可以提供以外部招聘与内部竞聘与评估为目的的笔试命题、面试命题、笔面试组织、心理评估、能力素质测评等人才测评服务,也可以提供全流程招聘考试服务,让您在招聘与选拔中专业高效。---------------------------通过校园招聘活动、社会招聘活动、直播待岗等活动的举办,满足企业对基础技术人员的需求,通过国际人才活动、高端人才精准对接、人才猎头等,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做到人才精准招聘、精准匹配,成为科技人才的真正猎手。---------------------------通过园区线上人才平台的搭建,园区线下人才平台的搭建,人才政策的落地,人才培训活动的开展等,为园区人才经营提供有力的协助,为入园人才提供全方位咨询,全力助力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管理培训、技能培训、毕业生接收、留学归国人员接收、档案接收、党组织关系接收、职称评审、社保政策咨询、劳动法律咨询、公积金政策咨询等优质、高效、专业的人事代理与咨询服务,打造新型人才服务平台。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小微企业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系着千家万户,是吸纳和调节就业的“蓄水池”。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79.4%。
这是从抽象的宏观视角去观察,具体到现实的微观层面来看,虽然企业和员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错位和矛盾。
一方面,在复苏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中小微企业往往面临成本控制难题。许多中小微企业老板感叹“钱都用来发工资了”。一些企业为了减轻用工成本压力,不得不采取谨慎招聘、控制人员或灵活用工等策略以求生存。另一方面,职场新生态正悄然改变着“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就业观念。他们除了追求物质层面的回报,也更加期待工作中的获得感与被尊重感。
这背后所反映的大众情绪和愿望诉求说明:一方面是企业希望员工理解企业,共克时艰以帮助企业度过市场变化的低迷期和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另一方面,员工希望企业更多关爱,能够给予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日前,《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调研采访了多家各地区、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小微企业,听听他们在用工方面的困惑和诉求。同时,也发起了一项“中小微企业用工现状问卷调查”,该问卷涵盖企业规模、用工成本占比、用工成本变化、招聘计划、外包灵活用工情况、面临的挑战等多个方面。
目前收集到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重庆等多个地区72份企业调查答卷。从业务范围看,参与调查的72家中小微企业集中在服务业、科技/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分别占比33.33%、19.44%和12.5%;从企业规模来看,38.89%的企业员工数量在10~50人之间,33.33%在10人以下,50~100人和100人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5.28%和12.5%。
《中国经济周刊》 调研发现,用工成本高成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而言,工资支出占公司总开支的比例较高,且近年来多数企业的用工成本呈增长趋势。为了应对逐年攀升的用工成本压力,不少企业不得不采取降薪、裁员等措施,但这些举措往往又会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招聘和用工形式上,中小微企业也显得较为谨慎。许多企业选择有员工离职时再进行补充。此外,虽然不少企业主表示,考虑到团队的长远发展,公司更倾向于招聘长期正式员工,但为了控制成本,还是选择采用外包、灵活用工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用工合规风险增大也困扰着不少中小微企业主。由于管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和招聘流程不完善,一些企业容易陷入法律纠纷。同时,员工的高流动性也增加了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面对此情况,不少中小微企业开始积极完善企业管理和用工流程,以此规避风险,实现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 发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工成本高成为中小微企业用工面临的最普遍挑战,占比达到59.72%。
同时,大多数企业的用工成本与2020年相比有所增加。37.5%的企业用工成本显著增加,33.33%的企业略有增加,20.83%的企业基本保持不变,只有8.33%的企业用工成本有所下降。
从工资支出占比来看,31.94%的企业工资支出占公司总开支的比例在15%~30%。
另外,从员工类别来看,34.72%的样本企业认为一线员工的人力成本最高,30.56%的企业认为技术人员成本最高,管理层人力成本最高的企业占比29.17%。
面对节节攀升的用工成本,企业也在想办法。有的通过灵活用工形式控制人力成本;有的则是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质”上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控制用工成本,不少中小微企业选择外包、劳务派遣等灵活用工形式。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参与调查的中小微企业中,16.67%的企业长期使用外包或灵活用工的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41.67%的企业为偶尔使用,30.56%从未使用,11.11%的企业处于计划中。
从采访中发现,灵活用工的情况在以项目制为主的制造业等行业比较普遍。具体来看,往往核心管理岗位为长期合同,项目工作则大多是灵活用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灵活用工,一些中小微企业还选择了降薪、裁员等降本增效的方式来控制不断上涨的用工成本。《中国经济周刊》 此次调查的72家受访企业中,34.72%的企业在最近一年内有过降薪、裁员的情况,15.28%的企业目前计划裁员、降薪。
此外,参与此次调查的企业中,有明确招人计划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要么只在员工离职时补充,要么没有招人计划。具体来看,有明确招人计划的企业占比20.83%,只在有员工离职时补充的企业占比37.5%,无招人打算的企业占比41.67%。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以及劳动者法律素养与维权意识的明显增强,“职场合规”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议题。劳动仲裁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让不少企业发现了自身的用工合规问题,促使多方合力推动构建更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进行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规避用工风险正成为不少中小微企业必须应对的棘手问题。
问卷结果显示,当前企业在用工方面的挑战中,排在用工成本之后的就是雇佣法律风险,占比为18.06%。
具体来看,在参与调查的中小微企业中,将近一半的企业遇到过员工通过法律途径提出不合理诉求的情况。20.83%的企业很少遇到,22.22%的企业偶尔遇到,5.56%的企业经常遇到。一些企业反映,现在甚至出现了一批专业“碰瓷人”,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通过恶意劳动仲裁等方式钻法律空子,向企业索要高额甚至巨额离职补偿,给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