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解读 | 2025年《劳动法》新规:你的权益升级了
2025年《劳动法》及配套法规迎来重大调整,涉及年假、社保、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工资保障等多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资深员工,这些新规都值得你重点关注!接下来,我们将为你划重点,帮你快速掌握核心变化。
年假标准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满20年及以上,年休假15天。法定节假日不计入年假天数。例外情形:若职工已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年假)、请事假超20天(单位未扣工资)或病假达到一定时长(如工作1-10年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则取消当年年假资格。
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单位因工作需要未安排年假的,需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补偿;若职工自愿放弃且书面确认,则仅支付正常工资。
试用期年假若职工累计工作满12个月(含前单位工龄),即使处于试用期,仍可享受年假。试用期跨年度时,单位需按比例折算或支付补偿。
强制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违者将面临以下处罚:
罚款为应缴数额的1-3倍;
直接责任人罚款500-3000元;
需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
企业年金领取
劳动者退休或丧失劳动能力时,可选择一次性领取企业 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作为遗产继承。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月,满半年按1年)。
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用人单位主动协商解除合同;
劳动者因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情形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期满后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导致不续签。
劳动合同签订要求
入职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否则从第2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满1年未签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工资扣除限制
因缺勤扣减工资需与缺勤时间对应(如迟到1小时仅扣1小时工资),禁止不合理扣款。
加班工资标准
工作日加班:不低于工资的150%;
休息日加班且未补休:不低于200%;
法定节假日加班:不低于300%。
最低工资保障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具体由省级政府规定。
女职工保护
孕期/哺乳期保护:禁止安排孕期女职工从事高强度劳动或夜班(怀孕7个月以上);生育假不少于90天。
经期保护:不得安排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及高强度劳动。
上一篇:“两高”发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印发通知,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