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卡主要具有六大功能:
一是身份凭证。社会保障卡作为持卡人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参保登记、工伤认定、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享受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人才服务的主要电子身份凭证。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将社会保障卡进一步扩展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办事身份凭证,作为进入公园、博物馆的身份凭证。
二是信息记录。在社会保障卡内或相关后台系统记录个人基本信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关键业务信息,形成电子形式的证件副本。
三是自助查询。通过社会保障卡在自助服务一体机或其他服务渠道连接后台系统,方便持卡人查询个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信息及办理相关业务。
四是就医结算功能。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本地和跨地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费即时结算,支持挂号、诊疗、妊娠登记、住院登记、购药等就医过程的信息服务,实现就医一卡通。通过社会保障卡将医疗服务与医疗结算流程有机结合,可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就医。
五是缴费和领取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实现各类缴费和待遇领取。包括个人各项社会保险缴费、人事人才考试缴费,各项社会保险定期待遇和一次性待遇领取、报销费用领取、就业扶持政策补贴资金领取、重点行业(企业)农民工工资领取等。在此基础上,部分地区将社会保障卡进一步扩展到其他待遇发放领域应用,将涉农财政补贴、残疾人补贴、公积金等其他各类待遇打入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中,实现了对群众的便利服务。
六是金融支付功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的银行账户办理存取款、转账、代收代付等业务。目前,社会保障卡的金融应用为人民币借记应用,其使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
金融支付功能可以直接用吗?不激活影响社保卡使用吗?根据银行监管的有关规定,需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和社保卡到卡面所标明的社保卡服务银行的柜台办理。同一银行的全国网点都可办理激活。
领取社保卡后,如果启用社保功能没有激活金融功能则社保卡的社保功能可以正常使用,社保卡银行账户无法使用。若长时间没激活金融功能后期也可激活。
电子社保卡常用的申领渠道有三类:一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电子社保卡APP及小程序、掌上12333APP、各级人社部门APP和地方政府APP;二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及各地社保卡服务银行APP;三是支付宝、微信、云闪付APP等。
电子社会保障卡密码不同于实体社会保障卡密码,是独立存在的密码。在使用需要密码的服务时,将会提示您设置六位数字密码,用于社会保障卡线上服务。电子社会保障卡密码在不同授权渠道(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内通用,且所有渠道默认设置的最新密码为唯一密码。如果您忘记了电子社会保障卡密码,可以通过“忘记密码”进行密码找回或重置。
不可以。因为电子社保卡的申领条件是持卡人已经领取实体社保卡且实体社保卡未注销。
如手中有多张社保卡,首先需确认卡的应用状态。对于状态为正常的社保卡,需要确认持卡享受当地就业、社保(含医保)等政府公共服务的情况,如无此类情况,需注销此卡。对于状态为不可用的社保卡(如挂失、注销等),需到服务银行网点对其银行账户进行临柜注销。忘记密码,不影响注销。社保卡应用状态可通过电子社保卡、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各地网上服务平台12333电话、社保卡服务机构网点自助机等渠道进行查询。
根据川人社办发〔2018〕77号文件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
(一)社会保障卡丢失后,个人应当及时办理社保账户挂失手续和银行账户挂失手续。社会保障卡社保账户挂失分为临时(口头)挂失和正式(书面)挂失。持卡人可以先行办理临时挂失,再办理正式挂失,也可以直接办理正式挂失。已挂失的社会保障卡在全国范围内都不可使用。
(二)社保账户挂失即时生效,原卡冻结使用。临时挂失7天后未办理正式挂失的,临时挂失将自动解除。
(三)持卡人持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在全省任一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机构办理社保账户正式挂失。暂不能正式挂失的,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咨询电话12333核实持卡人姓名、社会保障号、发卡银行、联系方式等信息后,办理临时挂失。
(四)持卡人在未补卡前找回已挂失的社会保障卡,可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和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到全省任一社会保障卡经办服务机构办理社保账户解挂,恢复该卡社保应用的正常使用。挂失后已办理补卡申请的,不允许办理解挂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