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人效指标的制定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明确的改善策略和行动计划。
守,就是通过人效的预警机制(亮灯机制:红黄绿灯),当部门人效触碰到红线时,就要果断控成本、冻编制,避免整个组织陷入恶性循环。
攻,则是在公司出现业务爆发期,获得发展机遇时,就可以通过组织精进、人力替代、人才激活等手段来实现人效策略的由守专攻。
去年,在我们服务的一家头部家电公司,公司高层提出了3年人数不减,营业额增长30%的目标,通过数字化系统引进、人才结构优化、激励机制变革等进攻性的策略来实现公司人效的整体提升。
除了以上的这些维度,在最终的人效实践落地的过程中,还有个关键点是,得让大家尝到甜头。
我们可以优先选择两个试点部门。比如借助近两年的AI风,可以先帮客服部用AI分析对话记录,把重复的咨询问题做成自动应答模板,释放出20%的人力去做更高价值的客户维系。
等到他们绩效奖金因为人效提升多拿了10%,其他部门也会追着要求,“我们部门能不能也这么搞”。
所以,人效这件事,关键要让各个部门觉得是帮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是造成额外的负担。
共识有了,指标实了,策略对了,人效自然不再是“HR一个人的战斗。”
免责声明:
本网站发布的内容,仅用于知识分享且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24小时内删除。欢迎朋友们关注、转发、收藏本微信平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