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保障始终锚定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打开App,点击‘安全卫士’‘事故上报’,就可以一键报案。”在沈阳青年大街站,美团骑手梅鑫民向同行熟练演示操作流程。今年7月1日,辽宁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滴滴出行、美团等11家平台企业纳入保障范围。
五年来,新就业形态就业群体日益壮大,职业伤害保障立起坚实的“防护盾”——2022年7月,北上苏粤琼渝川7省市首批试点,涵盖出行、外卖等4个行业,包含美团、饿了么等7家头部平台,关联骑手、司机等668万从业者,创新“平台缴费、按单计费、每单必保”模式,突破传统工伤保险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限制。经过三年探索,今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容至天津、河北等17个省份,新增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国家基准额+地方浮动”机制,兼顾地区差异,避免“一刀切”。待遇保障“暖流”持续涌动。今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再涨2%,惠及1.5亿退休人员。纵观“十四五”,即便面临国内经济承压、不确定性增多的挑战,我国仍连续五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以前交社保需要本地户口,现在政策放开,外地人也能在天津缴社保。”得知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河北廊坊籍网约车司机陈宇难掩喜悦。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牵动亿万家庭的心弦。全国人社部门聚焦这一民生需求,推出“一放开、三灵活”的暖心举措:“一放开”即普遍取消参保户籍限制,打破地域壁垒;“三灵活”赋予参保人更多自主权——参保地可在就业地与户籍地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可在当地上下限内灵活确定、缴费方式可在按月、按季、按年中自由切换,全方位为灵活就业群体参保打通“绿色通道”。五载耕耘,硕果盈枝。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9.98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增加到10.72亿人、2.46亿人、3.02亿人,三张保障网持续织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破局启航,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落地生根,工伤保险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社保互助共济功能增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累计结存9.81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保障能力持续夯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从2.46万亿元增至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从1.68万亿元增至2.26万亿元,越大越深的基金“蓄水池”,为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十四五”期间,全国人社部门以守护群众“养老钱”“保命钱”为核心,接续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行动、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等,持续排查整治基金管理风险隐患,着力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压实全险种、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责任,全力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